English

中国民族建筑的恢宏图卷

1999-05-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止水 我有话说

里程碑式的作品

我对于建筑艺术的兴趣,始于江南民居,那重重迭迭、不知其深几许的多进式宅院,宛自天开、寄寓深远的私家园林,本身就像一个个意境不凡的古老传说,甚至其间每一个细微的点缀装饰,都能发人遐思,让人仿佛看到旧时主人的神韵风采。后来虽有机会走南闯北,见识各地区、各民族民居的不同风貌,毕竟多属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比较之下,对于江南民居的特点固然能看得更清晰些,但对于其它地区的民居状态,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至于民居以外的建筑形式,大到城市、宫殿、陵墓,小到楼阁、寺塔、桥梁,就更是博大精深的艺术迷宫,恐专家亦不敢轻言通晓的了。所以我曾开玩笑说,我们使用“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个比喻,其无可替代的贴切性在于,正如大多数人在听音乐时只能有一个朦胧的感觉一样,大多数人在看建筑时同样也只能有一个朦胧的感觉。

一个人在空间中的活动幅度是有限的,在时间中的活动幅度就更狭窄。自己无法时时处处身临其境,便只能借助于别人的经验。这些年来陆陆续续读到的中国建筑文化方面的宏观著述,大略可分两类,一是纵向的建筑发展史和建筑艺术文化史,一是横向的,国内各地区甚或东西方建筑文化的介绍和比较,篇幅似都不能算大,故而往往亦只能勾勒出一个大致的框架。因此,得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聚集数百人、历时十余年、投资数百万元在苦心经营一部多卷本巨著《中国民族建筑》,我当即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早在3年前,我就曾造访过这部巨著的编辑室。那极其简陋的办公条件,使人难以同预想中的鸿篇巨制相联系。我有幸看到堆积如山的原始素材和经过编辑人员精心加工、一再更易的样稿,也有幸听到编辑谈及从最初的创意到最后的作品之间所经历的漫长而艰辛的历程。由于在策划之初就确定了精益求精的标准,有些存世建筑要重新进行实地拍摄和测量,大量文稿要参考史料、核对实物重新撰写,组织者限于人力财力,充分利用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参加这项工作。但同时,也因为参与者太多,完成的初稿质量特别是写作风格、编写体例、文字水平参差不齐,有许多甚至未能成篇,还只是一堆素材,编者在前言中写道,“由于本书系数百人参加编写,不免有语言习惯、取材范围、篇幅长短的差异”。据我所知,编辑过程中曾尽最大努力进行加工整理,力求全书风格协调统一;有相当一部分篇章甚至完全由编辑重新加工梳理成文。这项工程实在浩繁艰巨,全书五卷三十五篇,从1986年开始组织这项工作,到1999年间全书出齐,算来已走过了14个年头!许多参与者最初都想象不出他们在建造的是怎样一幢恢宏的大厦;有的摄影者和撰稿人甚至在这部巨著问世之前已经离开人世,永远看不见自己的劳动果实了!

然而,当我读到这部巨著的时候,我不但对组织者超乎寻常的魄力、编辑者坚韧不拔的毅力所震撼,也不由得要为这几百位参与者庆幸!这样一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并不是每一个文化人都能够遇得上的。

新视角:民族建筑

这部巨著定名为《中国民族建筑》,是有其深意的。

一方面,中国古代建筑至迟在殷商时期就已起步,千百年来,各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建筑营造经验,在建筑技术和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彩而又统一的建筑体系。时间造就了空间,正是一代代优秀民族建筑的层累,镶嵌出神州大地上的文明古国。优秀的民族建筑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人类建筑文化遗存中也占有显赫的地位。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民族分处异地,了解把握民族建筑的全貌难度甚大,加上漫长历史时期中的民族交融,使建筑类型更呈现多元之势,而中国的建筑研究起步又较晚,理论研究尤显滞后,所以过去我们的建筑研究与理论,着眼于一时、一地、一个侧面的多,着眼于汉民族建筑的多,全面、系统、完整的少,对少数民建筑的研究更是颇多欠缺与空白。本书的题旨则在“反映各地区、各民族的各种传统建筑的面貌特色”。

另一方面,建筑的类型、样式、风格及构造方法等等,无疑与地理、气候、物产和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然而只从环境条件或经济角度来看建筑的地区差异是不够全面也不尽准确的;同一地区不同风格建筑的共存早已证明,作为深层文化的群体心态,诸如伦理标准、价值观念、心理气质、审美情趣、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文化结构,对于建筑艺术个性的形成、建筑面貌的殊异,更有着巨大的作用。藏族的宗山建筑,回族的清真寺,蒙古族的蒙古包,苗族的吊脚楼,布依族的石头房,侗族的鼓楼,汉族的四合院,莫不如此。从理论上说,是民族的文化精魂决定着民族建筑的风貌;而建筑风貌的积淀、发展和变异,反过来又不断丰富着民族的文化精神。编撰者取“民族建筑”的视点对我们的建筑文化遗产进行审视,肯定比以“地域建筑”的角度更见确切。我们常说“愈是民族的,便愈是世界的”,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国际接轨”的呼声日高的局面下,尤其是在相当一部分建筑部门的领导者和设计者片面强调建筑的实用功能而忽视建筑的文化内涵的状况下,这部《中国民族建筑》的出版,无疑对保存和发展我们建筑的民族特色、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珍贵的资料和科学的编排

这部巨著的特点和优势也十分明显。

首先,参与该书编撰的数百位专家学者,不仅来自全国各个地区,且涉及建筑设计、建筑教育、建筑历史、文化考古、民族博物、人文社会等诸多领域,这就打破了由单一专业人员编写的局限性;国际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应邀担任该书的名誉顾问,吴良镛、李国豪、齐康、周干峙、罗哲文诸先生担任该书顾问,更显示了该书的权威性。

其次,编撰者们通过现场考察、摄影、测绘,以所采集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具体、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各地区、各民族的建筑面貌和特色。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收入的有些建筑实体,在这十余年间面貌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甚至已经毁圯,这些被及时抢救出来的资料就更显得珍贵了。可以说,从保存资料的角度衡量,对于这部巨著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同时,该书所收项目的时限,上自原始社会,下至清代末期,兼及近代承继传统建筑特点的民族建筑;既收入具有浓厚民族特点、反映该民族建筑技术或艺术成就的典型建筑,并顾及历史上曾经存在、后已消亡,但文献上确有记载或有遗址、遗物为证的建筑,也收入在各民族交流中相互影响、虽难以辨其族属但形式上确有代表性的建筑,这就全面、系统、动态地反映了中国民族建筑的发展源流。

再次,全书的结构以反映不同地区各民族的建筑特色为准则。第一卷首列《民族概况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介绍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分布区域、传统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婚丧礼仪等内容,使读者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第二篇开始以地区分篇,每篇前又各有本地区综述,篇内大多采取的是“民族———建筑类型———典型实例”的编排方式,以突出建筑的民族特色;对由于民族文化交融导致难以认定族属的建筑,则按建筑类型划分。

比如在《新疆篇》中,综述之后,以民族划分为维吾尔族建筑、回族建筑、哈萨克族建筑、蒙古族建筑、塔吉克族建筑、锡伯族建筑、汉族、满族建筑等节;每节中依次介绍民居、清真寺、陵墓、塔等典型建筑;最后列“其它”一节,依次介绍古城、古代佛塔佛寺、石窟、烽火台等典型建筑。而《陕西篇》中主体均为汉族建筑,故仅以建筑类型分为村落、城址、宫殿、楼阁、民居、祀庙、考场、会馆、塔、寺庙、清真寺、陵墓等节。《西藏篇》中主体均为藏族建筑,亦仅以建筑类型分为宫室、园林、民居、庄园、寺院等节。

这样的编排,不但使读者能对同一地域环境中不同民族的建筑的面貌特点、发展脉络一目了然,而且也易于对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建筑特点进行比较,亦易于考察同一建筑形式在不同民族地区的传承与变化。

比如同属藏族建筑,有适于游牧生活、便于拆装的帐房,有因极端缺乏木材而采用的窑洞式住宅,有土木或石木混合结构的平顶房,有豪华的庄园、官寨,也有规模宏大、政教合一的城镇,各有其因地制宜的特点。同属回族建筑,宁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亦各有变化,如宁夏同心清真大寺以汉族建筑为主体,兼纳伊斯兰风格的装饰;甘肃临夏市回族砖雕以回族艺术为主体,融合其它民族的特点;新疆吐鲁番回族民居采用半地下室,与宁夏吴忠马月波寨子便大异其趣。

又如塔这种建筑形式,可说遍布全国各地,但造型千姿百态。中原汉族地区常见的塔多为楼阁式和密檐式。西藏、青海等地藏族寺庙的喇嘛式塔,则取塔座、塔瓶、塔顶的三段式,塔座高而塔身相对较矮,下简上繁、外粗内精。如西藏群塔之冠江孜白居寺大菩提塔,塔座高达五层,成圆柱形的塔瓶仅一层,塔顶亦短而粗。宁夏青铜峡的西夏党项族一百零八塔,底部一般均有平面呈八角形的须弥座,塔身形式虽多变,但大体仍属塔瓶或复斗;而宁夏贺兰县潘旭宏佛塔,则是一座楼阁式与喇嘛式相结合的复合型塔,塔体下部三层为八角形楼阁式,上部为十字折角覆钵形喇嘛式,古朴雄浑的独特造型,明确反映出党项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汇。在新疆,维吾尔族建筑的吐鲁番额敏塔,塔身采用单色黄砖镶嵌拼砌成十几种几何图案,随塔身收分,韵律节奏和谐,曲线柔和优美,又别具一格。甘肃兰州白塔寺白塔塔身近于中原塔式,而塔基则采用了独特的宝瓶式圆基,庄严秀丽。在多民族共居的云南,塔的形式也异彩缤纷,曼洪的缅式庄莫塔和泰式曼飞龙塔与中原塔式迥异,建水文笔塔整体无檐,也无塔身、塔刹之分,酷似一根八棱柱,弥勒文笔塔仅两层,下呈方形,塔刹则砌成大圆椎,如一短柄巨笔,均甚罕见;而洱海地区类似中原汉族塔式的密檐方塔,与中原塔多为奇数层不同,常作偶数层,按偶数属阴,反映了当地密教和巫教对女神、女性的崇拜,亦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体现。

为了学术的生长

《中国民族建筑》中,对每一处典型建筑,都着重于记录、反映其原始面貌的史实,通过建筑形象和文字介绍体现其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内涵,对于我这样的“卧游”爱好者,诚所谓“一卷在手,别无他求”,自是可以心满意足;即对于中国建筑史与中国建筑艺术史的研究者,如此丰富、翔实、系统、完整的资料,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书中不仅介绍了典型建筑的建造年代、环境、布局、特色等总体特征,还对建筑的具体尺度、细部构造、雕饰、陈设等进行描述;不仅有展示其外部造型、室内布置、细部构造的图片,还有平面、立面、剖面测绘图,因而也兼备了工具书的性质,不但对于研究历史建筑的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甚至为复建某些历史建筑提供了确切的必要数据。同时,通过对传统民族建筑的研究,对于探索中华民族建筑文化在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发展道路、丰富创造新时代的地区和民族文化,也都有着深远意义。

在形式上,这部巨著采用的是国际标准十六开本,布面精装,书名烫金,外加包封,内页全部使用道林纸,装帧设计典雅,印刷质量上乘,用“图文并茂”远不足以说明其精美程度。因为制版印刷都在深圳进行,为了保证质量,据说有关人员经常不得不在深圳一泡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同时,该书还将在纸质书出版的同时,推出多媒体光盘(CD-ROM)版,二者既各具优势、互为补充,又相互独立、自成体系。纸质书立足于直观形象地反映建筑风貌,但毕竟由于篇幅所限,对于不少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只能割爱;而多媒体光盘所收内容覆盖面则更广,且其除配以录像、动画、解说、音乐外,更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设置了可以交错查阅的六种查询方式,以“民族”、“地区”、“建筑”三者为主线,“检索”、“类别”、“超文本”为辅线,为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料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作为一个读者,一个建筑文化的爱好者,我们期盼能早日看到研究者藉这个良好基础进行深入研究,达到新的学术高度。

近年以来,社会上的浮躁心理也侵入了学术文化界,急功近利以至不择手段的事件时有发生。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及其所团结的专家学者们,十数年如一日,耐得寂寞,不计得失,辛劳敬业,团结协作,以保存珍贵的民族建筑资料,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这种精神,就格外显得难能可贵。同时,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在此书出版中表现出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精神,在今天亦甚难得。出版社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固然需要有利可图,但也决不能将出版事业异化为一种惟利是图的行业。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精神在,编撰者和出版者才可能完成如此浩繁而艰辛的工程,为广大读者奉献出这样一部空前的全面展示中国民族建筑的恢宏图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